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0855
飞行人员颈椎病损伤特征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兰青 陈洪茂 肖龙滨 丁立

    单位:兰青 陈洪茂 肖龙滨(266071 青岛,空军青岛疗养院);丁立(100720 北京,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关键词:加速度(Acceleration);颈椎(Cervical vertebra);损伤(Injury)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000217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852.21

    笔者对140名空、地勤人员颈椎病的症状、体征、X线片和病因学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飞行员颈部防护和颈椎病防治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对门诊和康复的空、地勤人员140人进行诊疗。其中歼击机男性飞行员40人,年龄24~45岁;地面人员100人,年龄29~78岁,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颈椎病。分型按照潘文清等[1]所提出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分型。
, 百拇医药
    2.方法:取标准体位X线机摄正、侧和左右斜位片。

    二、结果

    1.空、地勤人员颈椎病类型特点:由表1可见,飞行人员颈椎病以颈型为主,其次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混合型以神经根椎动脉型为多见。而地面人员则以混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

    表1 140例空、地勤人员颈椎病类型分布情况 类 型

    空勤人员

    地面人员

    n

    %

    n

    %
, 百拇医药
    颈型

    20

    50.0

    9

    9.0

    神经根型

    7

    17.5

    22

    22.0

    椎动脉型

    6

    15.0

, http://www.100md.com     19

    19.0

    交感神经型

    1

    2.5

    9

    9.0

    脊髓型

    -

    -

    4

    4.0

    混合型

    6
, 百拇医药
    15.0

    36

    36.0

    其它型

    -

    -

    1

    1.0

    合 计

    40

    100.0

    100

    100.0
, 百拇医药
    为多见,其混合型中以神经根椎动脉型和神经根交感型为多。

    2.空、地勤人员颈椎病损伤部位的分布特点:由表2所见,飞行员以单纯颈曲变直或反弓为主,32例颈曲改变中19例仅表现单纯颈曲变直或反弓,另13例则伴有其他改变。椎间隙改变以C3~4、C5~6为著;椎间孔变形以C3、C4、C5为著;而地面人员则颈曲改变与其他改变同时并存,椎间隙和椎间孔改变以颈下段为著,且好发于C5~6,多伴发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退行性改变、骨赘形成和钩突变形等,可能与地面人员比飞行人员年龄段偏大而导致老年退行性改变有关。

    3.空、地勤人员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调查:140名空、地勤人员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表明,飞行员症状轻,表现为颈强,颈枕肩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时有反射性肩臂手痛,胀麻,多数病人疼痛麻胀不超过肩部,查体常有椎旁局限性压 痛。而地面人员症状重,阳性体征多。
, http://www.100md.com
    4.空、地勤人员颈椎病病因学的调查:40名飞行员颈椎病病史调查表明,除4名飞行员有较明显的地面外伤史之外,全部飞行员在飞行时均有不同程度颈肩背疼痛酸胀等不适反应,尤其在飞机过载做机动性较大的战斗课目、飞行中转颈以及飞行疲劳时较明显。飞行频繁时更为显著。由此可见,反复频繁的+GZ作用,头盔面罩等防护装备对颈部负荷的加重以及飞行中不适当头位等因素是造成颈椎结构及其周围组织急慢性损伤或劳损的关键因素,而地面人员多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易患颈椎病。表2 140例空、地勤人员颈椎病损伤部位的分布特点

    例数

    颈曲

    改变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改变

    骨赘 形成
, http://www.100md.com
    钩突变形

    C2~3

    C3~4

    C4~5

    C5~6

    C6~7

    C2

    C3

    C4

    C5

    C6
, http://www.100md.com
    前缘

    后缘

    空勤人员

    40

    32

    1

    3

    6

    3

    1

    -

    4

    6

    2
, 百拇医药
    -

    7 2

    1

    地勤人员

    100

    86

    4

    13

    14

    36

    12

    2

    7

    14
, 百拇医药
    34

    26

    44 32

    21

    三、讨论

    1.飞行人员颈椎病损伤特征的探讨:颈椎病是飞行人员的一种常见病。与其飞行职业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飞行员颈椎病阳性体征少,病理征少见为特点[2],另一特征是以颈型颈椎病为多见,其次为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为单纯颈曲变直或反弓为特征,故预后良好,经治疗或颈肌锻炼后可治愈,一般不影响飞行。飞行员颈椎病损伤部位以C3~4、C4~5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形为特点,而与地面人员损伤部位主要表现在C5~6不同[3]。这表明歼击机飞行员反复频繁经受高持续+GZ作用可能导致颈椎间盘变性提前发生,这充分提示航卫保障人员重视加强飞行人员颈防护措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2.飞行员颈椎病损伤的病因学分析:+GZ较大时、飞行机动性较大的战斗课目时、频繁飞行疲劳时、飞行中转颈时以及头盔面罩等防护装备对颈部负荷的加重均可造成颈椎急慢性损伤而引起各种不适反应[5-7]。这些损伤与飞机性能增高有密切关系,且多数人颈痛发生在高+GZ作用下、头转位时。芬兰空军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4.0 GZ以下几乎不发生急性颈痛,大于+4.0 GZ以上时颈损伤率逐渐增高,且97%的颈痛飞行员发生在头转位时[8]。因此可以认为+GZ和飞行时头转位是造成颈损伤的主要原因。

    3.建议:①养成良好的飞行习惯,在做高G动作前应把伸展颈部做为“G准备活动”的一部分,上机前做颈部运动操或按摩松解颈部肌肉,以适应高+GZ的作用;②停飞一段时间后,要逐渐适应高+GZ作用,有一个适应调整过程;③在高+GZ作用时尽量减少颈部活动;④坚持对颈肌的力量锻炼;⑤加强颈部高+GZ防护装备的研究。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潘文清,李大年,吴承远,等 著.颈椎病.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5.

    2,范钦江摘译.G引起的颈部损伤在三种飞机飞行中的比较研究.航空军医,1998,(2):47-48.

    3,Olavi H. Flight, helmet weight +GZ forces and neck muscle strain.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93,64(5):5-7.

    4,李珠,孙景太,姚阿庆,等.飞行人员飞行时颈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14(3):198-200.

    5,金汝煌摘译.与+GZ有关的颈部疼痛.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4,11(2):95.
, 百拇医药
    6,Anderson HT. Neck injury sustained during exposure to high-G forces in the F-16B.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88,59(4):356-358.

    7,金汝煌摘译.常受高+GZ力作用的歼击机驾驶员的颈椎间盘变性.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4,11(3):143-144

    8,Olavi H, Heikki V. Effect of GZ forces and head movements on cervical erector spine muscle strain. 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2,63:709-716.

    [收稿日期:1999-04-09], http://www.100md.com